举办劳务派遣高级研讨会”通知

栏目:集团动态 发布时间:2017-05-24
各有关单位:
2017年,《劳动合同法》要予以修改,增加企业用工的灵活性,社保政策也要做出诸多挑战,对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业产生深远影响。2017年,企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在经过了互联网初步冲击后进行深度思考;企业人工成本真正的有效控制、人力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

中人管协[2017]第58号


关于举办“新政策下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转型与企业业务外包运营中挑战与问题及灵活派遣与工伤风险外包实务操作

高级研讨会”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17年,《劳动合同法》要予以修改,增加企业用工的灵活性,社保政策也要做出诸多挑战,对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业产生深远影响。2017年,企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在经过了互联网初步冲击后进行深度思考;企业人工成本真正的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精准化服务匹配成为双方的契合点;企业在派遣用工转型业务外包操作过程中各种弊端开始凸显。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会催生一批新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但是无法改变人力资源服务业与企业的基本合作模式,派遣+外包+代理一直是主题,互联网与大数据做到了精准化的匹配,做大了线上与线下互动,但无法改变实质。企业希望便捷化的服务、有效的风险管控、精准的人工成本降低是合作的动力。在上述基础上,针对新政策对企业用工以及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影响,针对灵活派遣与工伤风险外包新的服务模式与产品模式的有效运营,基于企业业务外包中的各种脱离实际,特举办新政策下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转型与企业业务外包运营中的挑战与问题及灵活派遣与工伤风险外包实务操作研讨会。以期从实务与前瞻性的角度,为企业用工模式、风险控制、人力资源公司的运营模式与风险控制进行有效解读与探讨,以期对行业有所帮助。我们诚邀您的莅临,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     中人管协(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网       人力资源(全国)战略联盟

二、承办单位:北京志帆兴业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三、时间地点 2017年1月17日—19日         郑州市     (17日全天报到)

             2017年2月22日—24日         北京市     (22日全天报到)

             2017年3月07日—09日         杭州市     (07日全天报到)

             2017年3月24日—26日         深圳市     (24日全天报到)

             2017年3月29日—31日         成都市      (29日全天报到)

             2017年4月12日—14日         昆明市      (12日全天报到)

             2017年4月19日—21日         武汉市     (19日全天报到)

             2017年4月26日—28日         西安市     (26日全天报到)

             2017年5月10日—12日         南京市     (10日全天报到)

             2017年5月17日—19日         重庆市     (17日全天报到)

             2017年5月25日—27日         长沙市     (25日全天报到)

             2017年6月07日—09日         太原市     (07日全天报到)

             2017年6月14日—16日         青岛市     (14日全天报到)

             2017年6月21日—23日         上海市     (21日全天报到)

             2017年6月28日—30日         沈阳市     (28日全天报道)

             2017年7月05日—07日         南宁市      (05日全天报到)

2017年7月12日—14日         贵阳市     (12日全天报到)

2017年7月21日—23日         兰州市      (21日全天报到)

2017年7月28日—30日         呼和浩特市 (28日全天报到)

2017年8月11日—13日         长春市     (11日全天报到)

             2017年8月16日—18日         大连市     (16日全天报到)

             2017年8月23日—25日         南昌市    (23日全天报到)

 

四、参会对象:   

1.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

2.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人事经理(专员)、工会、法务及相关专业人士; 
3.国内外劳务派遣、人才服务中心等各类人力资源专业服务机构负责人、业务经理。

五、主讲嘉宾:(以实际到场为准)

鲁志峰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法律事务中心主任

程延园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著名员工关系专家

白永亮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法律事务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法学博士

朱国丰    资深律师,知名劳动关系专家,大连市政府法律顾问

六、会议内容:

第一部分新政策对企业用工和人力资源服务业经营的影响

1、《劳动合同法》修改对企业用工的影响以及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影响

2、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合并对传统派遣或外包业务的影响

3、社保征收由社保部门改为税务部门对派遣或外包业务的影响

4、税务部门按照企业工资总额征收社保对企业用工模式的影响

5、《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对企业直接用工以及人力资源服务业不规范操作

的影响

6、金税三期政策对企业管理层税务规划以及人力资源服务业跨区域合作的影响

7、“二孩”生育政策下,对女性就业以及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影响和机遇

8、社保缴费五险或四险合一政策下,单缴工伤越来越难,对企业灵活用工以及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影响

9、互联网+以及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型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业务内容拓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10、国家培育灵活就业市场政策下,对人力资源服务业以及企业用工模式的影响

第二部分、新政策下灵活派遣的运营模式与风险防范

1、如何有效区分劳务派遣服务与劳务派遣

2、劳务派遣与灵活派遣如何进行区分,企业如何通过灵活派遣降低人工成本,转移用工风险

3、灵活派遣的法律依据,以及表现形式和类型,以及运作模式的分析

4、灵活派遣如何有效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5、灵活派遣的类型以及各种类型中的风险与法律适用有何不同

6灵活派遣的经济合同应当如何签订,应当注意哪些核心条款

7、灵活派遣过程中,出现工伤事故的,应当如何分担责任

8灵活派遣如何向劳务派遣进行转化,灵活派遣期间的工作年限是否计算为劳务派遣的工作年限

9、灵活派遣员工的退出条件如何设计,灵活派遣员工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劳动合同条款如何设计

10、灵活派遣中人力资源公司与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何界定,灵活派遣中个人与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何界定

11、灵活派遣是否会被认定为劳务派遣,是否受三性岗位以及比例的限制

12、灵活派遣是否存在加班的问题,是否每天工作不能超过8小时,是否存在休假的问题,是否需要年休假补偿

13、灵活派遣中个人不服从人力资源公司或企业的管理或调配的应当如何进行约束,且该约束不会被认定为传统劳动关系

14、“自雇”与灵活派遣之间的区分,人力资源公司如何与“自雇”人群进行合作,“自雇”在我国法律上属于什么样的劳动关系

15、灵活派遣如何以外包的方式体现,灵活派遣如何以派遣的方式体现,不同的体现方式,对人力资源服务业以及企业有何不同

16、灵活派遣如何在关联企业之间有效实现,灵活派遣如何针对同一人群在不同企业间按需调配,调配的方式是什么

17、互联网+大数据对灵活派遣的影响和运营模式的创新有哪些

18、日本、台湾、韩国、美国、法国等国家或地区灵活派遣对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借鉴

第三部分、企业派遣向外包转型后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防控

1、超比例的派遣工均适合转为外包模式吗?

2、派遣用工转型中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业务外包、劳务外包,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哪些问题?

3业务外包中所有业务均能按业务量进行测算吗?不能按业务量测算的,如何进行费用测算?

4、业务外包中所有业务的劳动过程中,均可以放手让承包方或供应商进行直接管理吗?供应商没有能力管理或不能管理如何协调?

5、业务外包中的劳动用工风险防范,由供应商承担,如何进行风险成本测算,由企业另行承担,如何在财务上规划列支渠道?

6、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在法律上或在税收上真的是企业与人力资源公司合作的外包模式吗?

7、央企、国企在体制外用工中劳务外包的必要性、合法性、以及适用范围的分析?

8、央企、国企诸多业务需要的是劳务外包,而非业务外包,劳务外包与业务外包的六个核心区别点是什么?

9、企业人力资源部或人事处,在劳务外包中应当注意哪些事宜,在业务外包中应当注意哪些事宜?

10、企业业务外包或劳务外包的费用确定方式有何不同,招投标的标的确定方式有何不同?

11、业务外包中劳动用工风险责任如何划分、安全生产责任如何划分,双方在经济合同中约定有关的安全生产责任的划分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2、劳务外包是企业与人力资源公司合作的趋势和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部分、新政策下工伤风险防范与工伤风险外包运用

1、工伤风险防范主要防范哪些事宜?工伤风险外包指的是什么?

2、企业合同工上下班路上以及工作过程中突发疾病死亡或工亡的,目前处理过程中存在家属要求与法律标准之间差距的冲突,如何进行协调与防范?

3、企业目前为合同工购买的人身意外保险与补充医疗保险与职工发生工伤后之间存在的矛盾,如何进行协调与防范?

4、企业如何通过人力资源公司以福利外包的方式对合同工进行工伤风险外包,合法确定职工发生工伤后,职工帮扶与抚恤、护理与治疗、补偿与赔偿等客观标准,避免与职工及职工家属上演各种冲突?

5、企业派遣、外包员工如何与人力资源公司合作,进行工伤风险外包?

6、企业异地缴费或不足额缴费的合同工、派遣工、外包员工如何与人力资源公司合作,进行工伤风险外包?

7、企业直接雇佣的其他单位的职工、无法缴纳社保的职工、退休返聘人员、实习生等如何与人力资源公司合作进行工伤外包?企业直接雇佣的短期用工、季节性用工、小时用工如何进行工伤外包?

8、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与未缴纳社保或未足额缴纳社保的职工,出现工伤后,不同的诉求是什么?风险评估不同点是什么?期望值是什么?

9、企业如何与人力资源公司进行合作,对职工上下班路上的工伤事故进行工伤风险外包?

10、企业如何与人力资源公司进行合作,对工亡或一致四级工伤职工的后续管理事宜进行工伤风险外包?

11、传统的人身意外保险与雇主责任险能否解决企业和人力资源公司关于工伤风险外包的理赔事宜?

12、人社部提出的工伤保险+商业保险风险防控模式下,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进行的工伤风险外包有哪些基于工伤理赔的商业保险选择?

13、工伤风险外包中哪些群体或哪些行业不能触碰?如何在工伤风险外包中合理确定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之间的职责?

14、工伤风险外包与《职业病防治法》中的职业病职工管理以及《安全生产法》中的安全生产责任界限如何划分?

15、工伤风险外包对于企业的价值,以及人力资源公司的价值如何进行有效界定?

第五部分、新政策对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十大影响与挑战

1、企业转型升级、架构调整、人员优化而进行的经济性裁员、结构化裁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与挑战

2、新的社保政策与税收政策对人力资源专业性要求的影响与挑战

3、劳动用工政策透明、职工维权层次的多元化对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法律要求的影响与挑战

4、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对企业与职工劳动争议处理的影响与挑战

5、人工成本以及合法成本的压力对于企业合规性用工的影响与挑战

6、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控从技术性到战略性防控对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影响与挑战

8、互联网+以及人工成本压力对企业多元化用人模式的影响与挑战

9、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对企业人力 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与挑战

10、灵活就业市场与灵活派遣对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培训与绩效等模式的影响与挑战